文 / 陳佳馨(特約採訪撰文)
「為主當兵計畫」負責人
羅悅亨牧師
青年「EACHI」為主當兵計畫:
◆ 內化福音 / Evangelicalism|讀完聖經一遍;研修「超級聖經綜覽課程」、「系統神學」;舉辦和帶領「啟發小組」。
◆ 得著能力 / Ability|領導力、處理衝突能力、進入職場預備、上台表達力、英語會話等能力培訓。
◆ 持守憐憫 / Compassion|在「世界指定區」、「大台北地區」關懷有需要的慈惠家庭。
◆ 建立習慣 / Habit|每天靈修、禱告探訪、運動健身。
◆ 接軌國際 / International|與異象、信念相同的國際機構連結、配搭。
▲第一屆「為主當兵計畫」在2025年6月28日於台北真理堂七樓交誼廳舉辦結業典禮,共有三名結業學員。
▲負責真理堂人才培育的吳焜梁牧師(中)頒發結業證書給每位主的精兵。
十個月,結滿初熟的果子
6月28日上午,為期十個月的第一屆「為主當兵計畫」結業典禮,在火熱的敬拜歌聲中展開。身為計畫負責人,並一路陪伴牧養學員的羅悅亨牧師充滿感謝地說,「能有這次的結業典禮,完全是上帝的工作!」回顧上帝種種奇妙帶領,所有人的內心都充滿敬畏。
兩年前,羅悅亨牧師領受從上帝來的感動,呼召年輕人成為「拿細耳人」。台北真理堂便開始積極籌辦為主當兵計畫。於此同時,上帝也親自預備,帶領五位樂意為主所用的年輕人回應這個呼召。如今,他們成了初熟的果子,不但帶出豐盛的生命見證,也吸引兩倍以上的學員報名參加下一屆的培訓。
「是上帝把熾熱愛主的心放在年輕人裡面。」羅悅亨牧師強調,這絕對是上帝親自在下一代内心動工的結果,因為這意味著他們選擇走一條跟世界不一樣的路。
▲牧者同工為在台北真理堂受訓的三位學員林以樂、林昇、袁晨(講台中間三人,由左至右)祝福禱告,這三位青年精兵選擇回應上帝的呼召,未來在堂會內外接受更多服事的學習和挑戰。
▲周思憫、羅以欣(右,前後二位)兩位學員夫婦在跨文化宣教訓練單位受訓,他們常常趁著週末的文化觀察任務,接觸在台移工群體,認識不同文化與世界觀。
為主當兵,不斷挑戰生命
「為主當兵計畫」第一屆結業的五位學員中,有三位被派往菲律賓大都會國際兒童事工(Metro World Child)接受四個月培訓(2024/8/25-12/8);另外兩位則前往位於中部的跨文化宣教訓練單位,接受九個月的宣教訓練與事奉裝備(2024/9/8-2025/5/24)。在團隊與個人的服事過程中,他們的肉身和靈命都經歷極大的挑戰與突破,更在自己的軟弱掙扎中,親身見證上帝的大能。
原本在職場工作的林昇,已在教會青少年牧區服事多年,自認為適應力強、抗壓性高,但在菲律賓服事前期,他卻幾乎整整一個月睡不好,身心疲憊。但同工的禱告幫助他重新得力,上帝也賜他夠用的體力持續服事。當他看見貧民窟的孩子們一無所有,卻仍然敬拜上帝,內心深深悔改;他也因那些在艱苦中被異象得著而持續奔跑的當地同工,生命大受激勵。
回台灣後,服事訓練之餘,三位拿細耳人也以Hyrox重訓比賽為目標,每週接受高強度的體能訓練。這不僅是為了維持健康,更是在鍛鍊受苦的心志。林昇笑著回憶,當初訓練時「第二週我就累到哭出來!」但靠著團隊的支持和禱告,他撐過去了,也才明白何謂「把下垂的手、發酸的腿挺起來。」(希伯來書十二:12)
「為主當兵是什麼?」林昇這樣總結:「是生命的鍛鍊、成長與擴張。」
袁晨起初帶著滿腔熱血,自信地報名這項計畫,帶著能與上帝喜樂同工的期待。但出乎意料的是,他與身邊的同工頻繁衝突,內心深處的論斷、比較和驕傲,成了袁晨被迫直面的課題。「很快我就發現,我沒有足夠的愛心和能力,只能靠禱告。」他也在禁食禱告和上帝的話語中,重新學習愛與捨己的功課。
這一年服事的歷程,完全顛覆他在學生時期認為「服事總是會很開心」的看法。「原來服事不一定是快樂的,會面對爭戰,也有肉體的軟弱。」因此,他知道自己需要不斷回到上帝裡面,在各種景況中緊緊倚靠祂,才有服事的盼望。「因為福音本是上帝的大能,要救一切信祂的人!」(參羅馬書一:16)
去年就讀師大研究所一年級的林以樂,坦言自己本來想要等「兩年後再參加」,因她認為自己的能力不足、生命也不夠成熟。然而上帝的時間在祂的手中,她順服地選擇跟隨,毅然放下既有的規劃,選擇接受全時間的培訓。
因著語言的表達與聽力的侷限,她在菲律賓的服事經常感到灰心沮喪;回台灣後也因著反覆遭遇瓶頸、看不見自己生命的成長,而陷入情緒低潮。幸好有團隊、權柄和上帝的話,以愛和福音將她托住。「人的有限,不等於上帝的有限。」上帝用話語如此提醒她。
而系統神學的課程,也將她重新導向上帝的愛中,在聖經中看見祂的愛是主動的救恩,不在乎人的表現如何,而是靠祂白白的恩典。她也真實領受到持續愛神愛人的祕訣,就是不論環境如何,只要「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,凡事都能做。」(腓立比書四:13)
如今,本該是研究所畢業典禮的日子,成為她生命突破更新的紀念日!這一年,是她與上帝擁有深刻、緊密關係的一年。「認識祂真是太棒了!」
周思憫、羅以欣這對年輕夫婦,原本任職於教育相關領域,也長期在教會中服事特殊兒、青少年和大專族群。他們帶著對未得之民傳福音的熱情,前往高強度的跨文化宣教訓練單位,展開一趟背著十字架前行的旅程。
在這近一年的培訓中,無論是聖經基礎、品格訓練或服事技能的裝備學習,他們都再次深刻認識基督耶穌釘十字架的救恩,領受完整的主工人生命態度和品格的建造。而實地訓練的熱情和新鮮感褪去後,跨文化宣教會遇見的挑戰也逐一浮現——跨出舒適圈的不適感、屬靈紀律的維持和枯燥的語言學習……。過程中,他們重新意識到人的有限;惟有抓住上帝的話語、常常禱告,才能持續得著事奉的動力。
充滿挑戰的培訓結業了,而他們的福音之路才正要啟程。「雖然還沒有立刻出發到禾場,但我們每一天都要活在福音裡,對自己傳福音,也對人傳講十字架的好消息!」
上帝的選召沒有終點
為主當兵計畫的原意,並非以培養全職傳道人為目標,而是盼望在培訓過程中幫助每一位青年更深明白,主對他們生命獨一無二的計畫。很特別的是,第一屆結業的所有學員在計畫結束後,全時間服事的心志都沒有劃下句點,而是選擇繼續投入教會全職的事奉。
林以樂在菲律賓服事當中,參與了一場機構舉辦的聖誕聚會,上帝透過一首敬拜詩歌呼召她進入全職事奉。袁晨則是大學時期在許多聚會中,都不斷聽見上帝對他的呼召,卻在進入職場後漸漸淡忘;而在這次事奉培訓中,他又再次明白上帝的心意未曾改變。
林昇把全職的呼召放在心中,禱告尋求許久。直到一次下班途中,眼前斑馬線上形形色色的人潮走過,上帝突然對他說:「你看到的每個人,我都可以使用。」瞬間,他的眼淚不停流下,內心激動地問上帝,為何讓他看見這個景象?上帝再次回應:「我不願一人沉淪,乃願人人都悔改。」(參彼得後書三:9)此後,他便確信自己要走上全職的道路。
培訓結束後,周思憫與羅以欣更堅定跨文化宣教是上帝對教會和他們的呼召。然而,上帝卻驚喜地在這時賜給他們一個孩子,他們也歡喜信靠祂的奇妙帶領。周思憫開懷地表示,在進入禾場前,初為人母的羅以欣將在家照顧幼子,他則加入台北真理堂,擔任學青網絡大專實習傳道。他盼能與弟兄姊妹一同作主門徒,「在末後的世代,好像明光照耀!」
▲周思憫弟兄學習透過預備餐食、打掃、共同生活,在日常裡操練彼此相愛與彼此服事。(每餐需預備約14人份量)
▲5/24結業典禮中,周思憫夫婦除了有家人,也有真理堂牧者羅悅亨牧師、楊載道牧師夫婦一家人到場恭賀祝福。
▲周思憫弟兄從學生時期就熱心參與短宣服事,如今已接受新挑戰的跨文化宣教訓練,更在今年成為一名父親。
▲從菲律賓返台後,三位拿細耳人每週固定進入校園帶佈道小組,扎實地投入外展活動中。
▲不只是靈修、禱告探訪以及各種堂會裡外的服事,運動健身也是為主當兵訓練很看重的一環特別培訓。
▲在中部受訓的思憫、以欣夫婦(前排右二人)在每週三次共同運動時間中,操練身體的健康以服事神。
堅定服事的重要錦囊
在台北真理堂服事青少年超過十數載,羅悅亨牧師深知這條事奉道路的前方將會充滿無數的挑戰。因此,他也在結業式的最後提醒兩個重點,勉勵即將投身全職事奉的青年們。
◆勉勵一「你的委身要強過你的情緒」
首先,羅悅亨牧師引用了大都會國際兒童事工創辦人比爾・威爾森(Bill Wilson)牧師說過的這句話,提出「要預備堅定心志」的呼籲。因為,儘管服事會有見證神蹟的時刻,但也會充滿許多不容易,「若不能在呼召中堅持下去,那就太可惜了!」接著,他以投身緬甸的美國宣教士耶德遜(Adoniram Judson,1788-1850)為例。
耶德遜是最早一批進入緬甸的宣教士,那時緬甸幾乎沒有基督徒,甚至他的兩任太太、三個孩子都慘死在當地。但他承受和忍耐重重苦難,仍想盡辦法宣講福音,並翻譯出第一本緬文聖經。當耶德遜離世時,緬甸已有超過4500位信徒;如今緬甸約有500萬基督徒,並仍在使用他翻譯的聖經。
羅悅亨牧師說道,許多宣教士可能終其一生都看不見宣教的果效,影響力卻能影響好幾代!主的僕人需要持續做下去,才得以進入上帝預備的美好計畫當中。「但是,意志力真的有辦法強過情緒嗎?」
◆勉勵二「要分別時間,支取從天上來的能力」
「其實第一點只是個結果,沒有把過程講出來。」羅悅亨牧師接著提醒,單靠意志力撐下去是不可能的,人終究會崩潰。「但是不要忘記,上帝很愛我們!」更重要的是第二點,記得跟上帝支取愛,才能得著奔跑不放棄的力量。
他進一步舉保羅為例:遭受猶太人的鞭打、棍打,甚至遭大船難……,面對苦難逼迫,保羅內心當然也充滿害怕,但從上帝而來的話語成為他的力量。困在深海時,上帝對保羅說:「不要怕,你必定可以站在凱撒面前!」爾後,他又等候了十五天才終於得救。懂得領受從天上來的能力,才可能做到忍耐到底,「我們四面受敵,卻不被困住;心裡作難,卻不至失望。」(哥林多後書四:8)
最後,羅悅亨牧師用提摩太後書二章1-4節勉勵主的精兵,「你要在基督耶穌的恩典上剛強起來。⋯⋯也要交託那忠心能教導別人的人。你要和我同受苦難,好像基督耶穌的精兵。凡在軍中當兵的,不將世務纏身,好叫那招他當兵的人喜悅。」
交棒!末後的榮耀要大過先前的
隨著第一屆為主當兵計畫順利落幕,第二屆也已蓄勢待發。目前已有11位年輕人申請報名,而新年度「接軌國際」的行動,除了延續與菲律賓大都會團隊連結的人才培訓計畫,也將安排另一組學員前往馬來西亞吉隆坡,進入亞太啟發團隊的開拓事奉。
在海外訓練結束後,除了參與教會本身成熟的事奉平台,也預計於年底加入職場領袖培育座談,由台北真理堂在職場七山的領袖接手,傳承培訓下一代的職場新領袖──目標是預備拿細耳人進入各行各業,未來能繼續為主作光作鹽,在職場活出真實的信仰、發揮影響力。
「最終的目標是希望教會的年輕人,都一起來參加為主當兵一年的訓練計畫。」羅悅亨牧師的異象很清晰。但這絕不是個容易的任務,不單單是青年有願意回應呼召的心,以及台北真理堂在財務上給予毫無保留的全力支持,學員家長們願意鼓勵並成全孩子的心志,更是最後的關鍵推力。這是一場全教會一起投入的屬靈運動,「不只是年輕人要當拿細耳人,更是全教會所有人都是拿細耳人!」
結業典禮最後的「點燈」儀式中,會堂燈泡牆上一顆又一顆的燈泡被點亮了,每一顆燈泡下方記著一位拿細耳人的名字──林昇、袁晨、林以樂、周思憫、羅以欣,閃閃發亮,共有五位主的精兵。盼望這一閃一閃為主發光的心志,同樣點亮在每位弟兄姊妹的心中,使基督的榮光照亮全地。
▲結業典禮現場懸掛著過去一年受訓的照片,點點滴滴都訴說上帝的恩典,現場還有GOOD TV媒體記者來拍攝採訪。
▲結業典禮「點燈」儀式,請學員將燈泡拴緊在燈泡牆上,象徵一個一個為主發光的精兵,照亮遍地。
▲第一屆結業的學長姊在2025年7月中陪伴訪宣隊一同到菲律賓進行海外服務。
★Good TV 相關報導:
★若您是真理堂活動的參與者/策展人/同工/代禱者,歡迎您寫下在活動中的看見/觀察/感動/評論,我們將與您聯繫,一起見證上帝的美好作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