話題_活動報導

幸福一夏親子營! 2025-09-19

家庭復興、彼此相愛的「基督化家庭」

文╱余美萱(特約活動報導)        照片/媒體部 提供

 

活動小檔案

◆活動名稱:2025家庭兒童親子營
◆主辦單位:台北真理堂裝備部
◆活動日期:2025/8/16-17,兩天一夜
◆活動地點:萬里群策翡翠灣溫泉飯店
◆分組規模:共33組,每組約10-12人

(學員共27組/298人,含2-15歲孩童135人;其餘信息組│敬拜組│媒體組│行政組│孩童照護組,共6組/62人)
◆活動人數:360人

「家」要成為聖殿,世代傳承   

  只靠吸管、紙杯和白紙,你可以造出多高的建築物呢?

  8月艷陽下的海岸線,白雲襯著藍天,浪花襯著沙灘,旁邊飯店裡,一群大人、小孩正在努力試著利用這樣的材料,搭建出最高的建築物。分組手作中,時間不多、材料有限,要造出又高又穩的房子著實不容易,需要整組人同心協力。

  這裡是萬里的翡翠灣度假村,台北真理堂家庭兒童親子營正在進行著,與會的家長和孩子們大大小小共有三百多位。

  結果出爐了,第一名作品造出212公分的高度!大家眼前的建築,是如何打破材料天然的限制,一步一步「長高」的呢?其實最重要的就是「地基」,基礎穩固了,後面的材料才能有效堆疊,累積高度;而扁平的紙張,只要用對方式,也能成為堅固的柱子,撐出一片天。

  一開場的破冰活動,為每一位參加親子營的大人和小孩們,點出了整場營會的主題。我們每個人都不完全,但可以發揮所長、互相幫補,成為主的聖殿,而「信仰的傳承」就會在這當中自然而然地發生。

2025親子營的開場活動是蓋房子,各家爸爸、媽媽合作使用桌上的道具,想盡辦法蓋出最高的模型建築,並將恐龍玩具放置頂端,由最高的那組獲勝。

本次親子營開放給育有12歲以下孩童的家庭參加,年齡相近的小朋友們玩在一起好快樂。

 

  時間是2025年8月16日,距離上回舉辦家庭親子營已有七年之久。

何以這麼多年都未再辦過呢?

營會講員暨信息主持人葉美足師母坦承說道:「因為真的太困難了!要招聚這麼多的大人和小孩,還要足夠的同工、合適的場地和時間,真的太困難了。」

既然這麼困難,那又為何今年要突破萬難舉辦呢?

營會主責周侾甫牧師表示:「我們還是希望把信仰好好地傳承給我們的下一代──盼望透過親子營,幫助更多的父母建立『基督化家庭』,在良好的親子互動關係中,成全信仰堅定的下一代。」

  就在這樣的信念下,真理堂幾位牧者傳道率領近60位同工,歷經好幾個月的策劃、討論、努力,終於催生了這次的營會!偕同報名參加的85個家庭,浩浩蕩蕩大人、小孩約莫300餘人,匯集在北海岸一道美麗的海灣旁,開啟了兩天一夜充滿歡笑與感動的親子旅程。

 

與主同工,建立基督化家庭

講員|陳建宇、李維寧夫婦

請爸媽將恐懼交託給上帝

  兩位講員曾是懼婚、不生的一對夫妻,直到在教會看見原來在主的愛中婚姻、家庭可以這麼美好,因而順服聖靈感動──勇敢作父母,如今養育三個優秀兒子,並且服事過眾多家庭、學生,成為許多人的祝福。

  第一堂信息──基督化家庭與教養的關係,一開場便直指話題核心,由在座的父母們彼此分享:在孩子學習方面,令你或配偶恐懼憂慮的事情是什麼呢?有些父母提到擔心孩子專注力不持久、個性固執、太早接觸不當教材等等;也有父母提到,擔心自己過多的指導壓抑了孩子,導致他們不夠積極。陳建宇弟兄鼓勵大家:「要為你的恐懼禱告!」作父母的難免會擔憂許多事,有時候不知不覺間背負了過多的重擔,也讓親子關係越來越緊張,但要記得「讓上帝當親子關係的導演」,父母只要配合,並享受在其中就好。

  「因為上帝賜給我們,不是膽怯的心,乃是剛強、仁愛、謹守的心。」(提摩太後書一:7)

 

讓孩子從愛中發展學習動機

  分享中繼續提到,只有當孩子感受被愛和安全感,他才有餘力從內在發展出長久的學習動機。要知道,不管是五個月大的嬰孩還是50歲的成人,都會掛心自己的父母;也就是說,父母需要讓孩子沒有後顧之憂。先顧好夫妻的關係、保持家中的氣氛和諧,以及無論發生任何事,讓孩子可以預期父母的反應,這些都是養成孩子安全感,甚至孩子日後也能組成健康家庭的要素。

  「你希望自己的孩子22歲時,具備什麼樣的能力?」講員夫婦邀請在座父母們繼續討論這個題目,從而帶出「以終為始」的教養核心。在場爸媽都紛紛回應,希望自己的孩子有獨立思考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、希望他們成為感恩的人、有挫折忍耐力的人、人際關係良好等等,踴躍的答案中可看出父母們對孩子濃濃的愛。「以終為始」的概念,就是協助父母,先思考希望孩子將來具備什麼能力、品格,回推現階段需要給孩子什麼樣的陪伴和薰陶;並進一步設定願景、規劃歷程,幫助孩子建立自我認知和使命感。

  夫婦二人也分享了兒子的故事。他與同學相約出遊,夜晚同學買了酒要一起喝,他因信仰而選擇拒絕飲酒。對十幾歲的青少年來說,「跟同儕不一樣」是何等的壓力,但這位小弟兄堅持住了。他們表示兒子的見證讓他們很欣慰,基督的信仰已然在他們家的下一代生根茁壯;在教養兒女的道路上,福音的澆灌與耕耘在這個家中已彰顯出果效。

建宇、維寧夫婦二人融合醫學教育專業及養育孩童經驗,勉勵台下父母放下恐懼,並倚靠上帝來建造基督化家庭。

敬拜團選唱多首合適大人小孩一起讚美的詩歌,如《大山為我挪開》、《主祢真偉大》、《我要向高山舉目》等,並搭配肢體動作,全家歡樂敬拜。

營會的敬拜主領多為兒主老師。台上這位年輕老師同時也是三寶媽,帶著孩子一同服事。現場詩歌溫暖安慰許多因照顧孩童而無法實體聚會的家長。

 

信仰傳承並落實於家庭生活

講員│楊載道牧師    特別來賓│閻貴亨傳道、楊載虹姊妹

  基督徒都會認同信仰傳承很重要,那麼,有哪些方法可以幫助父母將這個使命落實到生活中呢?答案就在Family Time!

 

家庭祭壇,全家人最喜歡的家庭時光

  所謂的「Family Time(家庭時光 / 家庭祭壇)」,是「以耶穌為核心,全家人一起與耶穌約會,享受主同在的快樂時光。」重點是,全家人專注在彼此身上,只要有耶穌的愛、有經文、有禱告,就能將全家人的心凝聚在一起。

  家庭時光進行時,要留意不把教會聚會的規格、時間或制式化流程複製到家裡,因為每個家庭的時間、現況處境及需要都不太一樣,需要有智慧地因時、因地制宜;如果一味地複製小組聚會的概念,會很容易挫敗,然後就放棄。要知道「有」比「沒有」好,「短」比「長」好,同時也很需要求上帝幫助我們,不要完美主義,這樣比較容易穩定地運作。家庭時光看似日常,但只要持續地做,就會看到孩子在當中逐漸對家庭文化和基督信仰產生認同!

  隨著孩子年齡層不同,家庭時光的內容可以跟著調整,主要以「有趣 / 放鬆 / 皆大歡喜」為方向,以下一些實際的作法可供參考:

  • 無論是玩小遊戲、或說故事、角色扮演等等都很好,當遇到節期像是復活節、聖誕節,則可以順著節日氛圍進行相關活動。
  • 大一點的孩子,可以有一些口頭分享,譬如4S(Sweet「甜」/ Sour「酸」/ Service「服務」/ Savior「救主」),即分享當天生活中最酸、最甜的事、有沒有服務了誰、在什麼事情上看見救主耶穌,從而帶出信仰的對話。
  • 有時聚會結束得有些晚,比如晚上九點了,或許可允許一家人吃些小點心,刻意營造一個意外驚喜的小歡聚。
  • 甚至可以有專門的「倒垃圾時間」,家中任何人若對其他成員有不開心、被得罪的地方,都可以坦誠地說出來,家人之間彼此道歉、認罪、恢復和好,是非常好的信仰操練和關係的更新。

 

小提醒:夫妻彼此幫補,互相調整自己

  特別來賓楊載虹姊妹提到,因自己從小看見父親(楊寧亞牧師)將家庭祭壇時間經營得非常成功,以至於當她發現另一半在這方面其實並不熟悉時,費了好一番工夫才將自己的心態翻轉過來。現在她學會調整自己,將需求清楚說出來,告訴先生自己需要他怎麼做、怎麼帶領。畢竟媽媽才是最了解孩子語言和喜好的,信仰的傳承中,母親的角色往往比父親更有影響力,在Family Time進行時夫妻可以同心合一地配搭。

   

會場中可見許多育有小小孩的家庭,抱著嬰孩一同敬拜、聽信息。許多父母事後回饋,非常珍惜在大堂聚會的時光。

不論是二寶、三寶家庭都十分享受這次營會時光,全家一起同心敬拜,就是Family time!

國小生上台回答問題,拿起麥克風台風穩健、落落大方。圖為有趣的破冰遊戲,全場充滿歡笑。

 

教會是最好的支持系統

講員│陳建宇、李維寧夫婦    特別來賓│郭恩悅姊妹

被支持的心,跟著一群人走更遠!

  隔天,課程主題「教會能夠提供給父母的幫助」,幫助在場每位家長從信仰的角度進一步反芻教會的功能。養育孩子是一條漫長的路,想看到信仰在下一代延續,那更是全方面的持久戰,然而,「一個人可以走很快,而一群人可以走很遠。」教會,就是家庭養育兒女的最佳支持系統。

  基督化家庭成長的過程中,不管是大人或小孩都需要同伴彼此扶持,尤其當父母的難免有疲憊軟弱的時候,也會有教養上的盲點,但透過肢體的幫助可以有所突破和充電。值得一提的是,孩子在教會交到的朋友,往往是一輩子的同伴。

 

發揮父母權柄能力,同心合一禱告

  主持人葉美足師母呼籲父母們,一定要活在教會的遮蓋下,不要孤軍奮戰。「如果你的孩子星期天在主日學的走廊不願進教室,別氣餒,堅持下去!我看過在走廊花了兩年時間才進教室的孩子。只要繼續陪伴,總有一天孩子會打開心門的!」這樣的疾呼,宛若一劑強心針注入了在場爸爸、媽媽的心脈裡,成為很棒的鼓勵和提醒。

  一顆雞蛋,從外面打破的話,是食物;若從裡面自己打破的話,就是一個新生命。在這個時代作父母不容易,總有那麼多的事情要擔心,世界提供的很多資訊,往往都帶來新的焦慮,讓父母覺得自己為孩子做得還不夠,離「成功」還很遙遠。但,葉美足師母提醒:「最重要的衡量標準是,當你們的孩子能說出自己是信仰清楚的第二代,那你們就是成功的父母了。」

  課程最後,向來關懷婚姻和家庭議題的主任牧師吳焜梁勉勵在場的爸媽們,「教會是上帝同在具體的彰顯,各位爸爸、媽媽放寬心,不管你們覺得自己做得怎麼樣,你們永遠是這個家的一分子。上帝對祂的託付非常有信心,作父母的權柄能力已經賜給你們了,你們只要好好跟配偶同心合一地禱告,一定會經歷祂夠用的恩典。因為,『萬軍之耶和華說:不是倚靠勢力,不是倚靠才能,乃是倚靠我的靈方能成事。』(撒迦利亞書四:6)」

 

大會主席侾甫牧師(左一)公開感謝所有團隊同工,特別是總幹事載道牧師(左二)、兒童主日學負責人載新傳道(右二)及行政主責秀美姊妹(右一)。

大會特別安排孩童照顧組,共有11位青少年投入服事,協助陪伴孩童手作相框、錄製禱告詞、肢體活動等,落實累代成全。

用餐完畢有行政組同工幫忙倒廚餘、垃圾分類,許多家長表示,這真是五星級服務,非常感謝營會提供這麼貼心的照顧。

 

除了媽媽小組、夫妻小組之外,教會也提供針對不同孩童年齡的家長課程,盼教會成為家庭育兒的強力後盾。

飯店地下室B2及一樓大廳外設有遊樂設施,小朋友玩得不亦樂乎,家長也獲得喘息空間。

透過兩天一夜的互動,小孩之間更加熟悉,父母也成為彼此扶持、經驗交流的好戰友,實現「同村共養」的理念。

  

後記:上帝同在的榮耀

  這次營會看到很多許久未見的老面孔,有些是因為忙碌或其他各種原因而漸漸淡出教會,能夠再度看到他們,大家聊聊天互相關心對方,是這場營會中隨處可見的溫暖問安小火花。在許多的交流分享中,家長紛紛表示收穫良多,對孩童教養得到新的想法,他們願意在家嘗試家庭祭壇,增進親子關係。

  回顧整個營會所有的環節,營會主責周侾甫牧師特別感謝主,感謝所有團隊同工的協助,他表示,這種親子活動所需的團隊非常龐大,舉凡講員、行政、影音、敬拜團、兒童主日學、孩童照護等等,甚至連用餐完畢都有專人幫忙廚餘分類(很多家長說,這真是五星級服務);而且,活動期間沒有人生病或受傷,也沒有孩子吵架。「這一切真是蒙主的保守!」誠如他事前為活動禱告時所看到的異象──一群天使飛快地往營地奔去,上帝信實地保守祝福了整個活動!

  2025年的親子營圓滿落幕了,但教會期許幫助更多父母與孩子的心持續熾熱,就像開場時打造建築物那樣,累代成全,建造堅定的下一代──是上帝透過教會,對每個家庭永遠不變的心意。

 

營會前兩天的颱風未影響到北部,8/16-8/17當天艷陽高照,從飯店可欣賞一望無際的海景,清澈湛藍,視野遼闊,使人身心靈放鬆。

大會主席侾甫牧師及宜盈師母養育四個孩子,十分能體會照顧小孩的辛勞與挑戰。

85個家庭,200多位大人與130多位小孩全數報到,親子營出席率百分之百,實為神蹟。

 


★若您是真理堂活動的參與者/策展人/同工/代禱者,歡迎您寫下在活動中的看見/觀察/感動/評論,我們將與您聯繫,一起見證上帝的美好作為。

我要投稿